为纪念建党104周年,进一步深化中山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引领和号召广大青年把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6月30日下午,团市委在民众街道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公园党员教育基地举行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暨2025年中山市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出征仪式。团市委书记熊定鹏,火炬区专职副书记、民众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沛华,民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钟向宗,团市委副书记熊晶出席,团市委机关党员代表、镇街团组织代表,以及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突击队代表共80人参加。
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初心使命
在室外阳光照耀下,团市委机关及镇街党员代表列队,由团市委书记熊定鹏带领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基地上空,不仅是党员同志的政治承诺,更成为全体中山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宣言。
参观“四最”展馆 追溯青年奋斗足迹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走进“四最”展馆,在党员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不老的青春之歌”“农耕文化”“奋进民众”等主题展馆,探寻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青年突击队的奋斗足迹,重温老一辈青年突击队“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光辉岁月。1955年9月,毛主席亲自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写下著名的“四最”按语,70年后的今年,这种主动担当作为、敢于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突击队的的初心使命仍然高度契合,也是新时代高校学子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延续优良传统的最好证明。
成果分享 展现青年实干担当
在实践服务成果分享环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筑梦圣狮实践队、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智必达”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水到鱼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代表们依次上台,分享他们在乡村振兴、基层服务中的鲜活案例。筑梦圣狮实践队聚焦中山市圣狮村,针对非遗传承困境、传统建筑闲置等问题,策划“凤起狮乡——寻美圣狮公共艺术展”项目;“智必达”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针对岭南地区果园采摘作业中的行业痛点,成功研发出集智能感知、自主导航与精准采摘于一体的智能采摘机器人;水到鱼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依托公益平台对产业链进行帮扶,对渔农开展养殖技术讲座、用药科普和检测,开发新工艺指导工厂建设生产线……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实践成果,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也彰显了青年突击队在“百千万工程”中的实干担当。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与省内外37所高校共建201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引导2680名大学生深入85个村(社区),助力我市村集体经济增收、特色产业发展、乡村风貌提升、传统文化弘扬等取得初步成效,实现“百千万工程”实践创新和兴乡青年队伍培育的双丰收。
《“四最”风华》赠书 传承历史薪火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赠书环节,民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钟向宗分别向三所高校突击队代表赠送《“四最”风华》一书。这本书记录着新平乡青年突击队的奋斗历程,它承载的不仅是新平乡的故事,更是中山青年“把青春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缩影。
动员讲话 指明奋斗方向
团市委书记熊定鹏作出征动员讲话,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中山大学生青年突击队的成效,并对各单位和队伍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学习和传承好“四最”按语,矢志不渝跟党走;二是要聚焦中心大局走深走实,利用所学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三是要全力做好支持保障,为突击队队员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出征动员讲话内容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也激励青年们在基层实践中淬炼本领、增长才干。团市委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展高校大学生“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优秀案例的发掘和宣传,推广中山优秀实践经验,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其中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授旗仪式 吹响奋进号角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在出征授旗仪式上,团市委书记熊定鹏,火炬区专职副书记、民众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沛华,团市委副书记熊晶分别为突击队代表授旗,预示着中山市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出征的号角正式吹响。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出征仪式,更是一次青春的宣言,宣示着中山青年以担当精神投身“百千万工程”的决心。未来,他们将带着“四最”按语的火种,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用青春热血书写“百千万”答卷,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绚丽绽放,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撰稿:许喆莹
一审:李昀蔚
二审:熊 晶
三审:熊定鹏